化工食品学院学子在行动 “疫情无情,大爱有我”

作者: 时间:2022-01-14 点击数:

寒假刚至,河南也迎来了新年的首场降雪,气温降至零度,伴随着严寒而来的还有这轮前所未有的疫情。化工食品学院却有这样一群最美逆行者,他们在各自家乡自发组织、闻令而出、积极行动、下沉社区,直面无处不在的危险,筑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化院的这群学子吧!

刘群,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学生,家住河南省禹州市。

辛丑末,禹县大疫,染者数,众惶恐,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然外狼亦动,垂涎而候,华夏腹背芒刺。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医无私,警无畏,万民齐心。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商客邻家百姓仁义邻邦献物捐资,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能者竭力,万民同心!大雪降,疫除,终胜。

禹州是此轮疫情的重灾区。身为一名大学生,身上肩负着祖国的重任,刘群深切感受到祖国需要自己,在社区通知需要人员赴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志愿工作时,刘群没有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仅仅数小时后,他就和其他志愿者下沉到社区开始志愿者服务工作。从核酸人员信息确认、现场维持秩序,到劝离扎堆的村民、门口站岗执勤,全力做好每一个细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风采。

宋新毅,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20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的学生,家在洛阳市新安县学林社区。

2021年12月31日起,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累计发现10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安县疫情就此爆发。宋新毅到家后没有来得及休息就积极投身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县团委的要求在各社区门岗进行出入管控和为隔离人员运送生活必需品。社区人员众多,志愿者需要在室外长时间站立,即便是零下的寒冷天气也从未想过退缩。社区长期封闭式管理引起部分居民情绪焦虑,一些怒火常常无名的发到志愿者的身上,可志愿者们仍面带微笑积极帮助疏导。宋新毅说:“我们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报答家乡对我们的培养,危难时刻绝不后退是我们身为一名团员应有的觉悟。”

张紫玮,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2019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二班团支书。

2022年1月11日,她积极发扬团结互助,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主动报名担任社区防疫志愿者,加入到核酸检测工作,在工作中深切体会到疫情形势的严峻、工作的辛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更加明白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

她说:“回到学校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课堂知识,并积极扩展自己对专业的了解,借助书籍和网络来更多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成长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相信我的将来一定会在自己的手中实现!”

朱冰,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1班学生。

本次疫情期间,朱冰积极响应社区的号召加入志愿者队伍,为本次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寒风凛冽中站岗执勤,疏导交通,对来往人员进行扫码登记,测量体温。

她说:“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培养了自己的极限和耐力,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潜力。当我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刘怡麟,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的学生,家在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前刘庄村。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刘怡麟义不容辞的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遂投身于抗疫志愿者的工作当中。

刘怡麟说:“2022年1月2日下午我市接到本市有确诊病例,晚上就全面封城,市区不进不出,3号早上所在社区开始做核酸检测,我就开始了抗疫志愿者服务,截止1月11号已经做过六轮核酸,全程参与其中。”

袁文俊,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19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

寒假返家后,袁文俊马上参加了家乡的防疫志愿者活动,她深知自己的责任,主动为家乡的防疫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者,顺利完成核酸检测。

她说:“自2022年1月7日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两轮核酸检测,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积极维护秩序,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我希望此次疫情能赶快结束,我也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祖国加油!”

化院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同学们还有:19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的毛梦情,21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班的田钰鑫,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2班的杨诗琪,马隆迪是19高材2班,苏冠泽20化工1班,何妍是21级高材专升本1班的,19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班的李沛阳21级食安专升本3班徐丹等等。

疫情当前,广大化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青春担当之勇、奋斗之志、决胜之心筑牢了抗击疫情的青春防线,在家乡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亮出青春底色,彰显青春担当,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文/张文博 图/各位志愿者

Copyright © 2015 zhzh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版权所有